NEATA鉛酸蓄電池NT12-12 規格及參數
能特NEATA蓄電池極板分為正極板和負極板:分類及構成:極板分正極板和負極板兩種,均由柵架和填充在其上的活性物質構成。作用:蓄電池充、放電過程中,電能和化學能的相互轉換,就是依靠極板上活性物質和電解液中硫酸的化學反應來實現的。 顏色區分:正極板上的活性物質是二氧化鉛(PbO2),呈深棕色;負極板上的活性物質是海綿狀純鉛(Pb),呈青灰色。 柵架的作用:容納活性物質并使極板成形。 極板組:為增大蓄電池的容量,將多片正、負極板分別并聯焊接,組成正、負極板組。安裝的特別要求:安裝時正負極板相互嵌合,中間插入隔板。在每個單體電池中,負極板的數量總比正極板多一片。隔板的作用是為了減小蓄電池的內阻和尺寸,蓄電池內部正負極板應盡可能地靠近;為了避免彼此接觸而短路,正負極板之間要用隔板隔開。 材料要求:隔板材料應具有多孔性和滲透性,且化學性能要穩定,即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抗氧化性。 材料:常用的隔板材料有木質隔板、微孔橡膠、微孔塑料、玻璃纖維和紙板等。
能特NEATA蓄電池性能的優越性:以氣相二氧化硅和多種添加劑制成的硅凝膠,其結構為三維多孔網狀結構,可將硫酸吸附在凝膠中,同時凝膠中的毛細裂縫為正極析出的氧到達負極建立起通道,從而實現密封反應效率的建立,使電池全密封、無電解液的溢出和酸霧的析出,對環境和設備。膠體電池電解質呈凝膠狀態,不流動、無泄露,可立式或臥式擺放。
板柵結構:極耳中位及底角錯位式設計,2V系列正極板底部包有塑料保護膜,可提高蓄電池在工作中的可靠性,合金采用鉛鈣錫鋁合金,負極板析氫電位高。正板合金為高錫低鈣合金,其組織結構晶粒細小致密,性能好,電池具有長使用壽命的特點。隔板采用進口的膠體電池波紋式PVC隔板,其隔板孔率大,電阻低。
電池槽、蓋為ABS材料,并采用環氧樹脂封合,確保無泄露。極柱采用純鉛材質,性能好,極柱與電池蓋采用壓環結構即壓環與密封膠圈將電池極柱實現機械密封,再用樹脂封合劑粘合,確保了其密封可靠性。
NEATA鉛酸蓄電池NT12-12 規格及參數
用5年半時間,我國走過了美國、歐洲15年的風電發展歷程,2012年,我國取代美國成為一風電大國,國家電網成為全球風電接入規模大、風電和太陽能增長速度快的電網
用5年半時間,我國走過了美國、歐洲15年的風電發展歷程,2012年,我國取代美國成為一風電大國,國家電網成為全球風電接入規模大、風電和太陽能增長速度快的電網。
然而,我國風資源集中在“三北”地區,規模大,但這些地區電源結構單一,不具備調峰能力。該如何將不穩定的風能轉換成穩定的電能輸送到需要的地方呢?
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有一片近2000畝的“藍色海洋”——這就是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目前世界上規模大的集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儲能發電以及智能輸電四位一體的新能源智能穩定接納系統。它能讓風電、光伏發電等不穩定的電源通過與儲能發電相結合,NEATA鉛酸蓄電池NT12-12 規格及參數瞬時搭配成像火電一樣平穩的電源并入主網。
“這項技術是破解新能源并網發電難題的一個有效途徑。”國家電網風光儲輸工程總經理高明杰介紹,該系統運行一年半來,已累計接納新能源發電近4億千瓦時。
記者了解到,經過不懈努力,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在新能源技術研發方面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創新成果,掌握了新能源場站級監控技術和風電功率預測技術并廣泛應用,實現了風電可觀測、可預報,同時攻克了風機并網運行控制核心技術,實現了風電可控可調。截至2013年4月底,國家電網經營區風電等新能源并網容量達到7079萬千瓦,同比增長28%。
此外,為了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節能減排,國家電網多措并舉服務分布式電源發展,先后發布《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關于做好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提供優惠并網條件、加強配套電網建設,優化并網流程、簡化并網手續、提高服務效率等。
截至2012年底,我國已并網投產的分布式電源1.56萬個,裝機容量3436萬千瓦,其中分布式水電2376萬千瓦,一。
隨著風電等新能源開發規模的逐漸增大,受跨大區電網互聯規模有限和交換能力不足的約束,我國大容量送出風電、水電等,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調配尚未實現。該如何消納更多的風電等新能源,成為擺在國家電網面前的一道時代難題。
“百川必須由海來納。”國家電網公司新聞發言人張正陵說,根據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未來我國將重點建設9個大型風電基地,其中7個大型風電基地位于“三北”地區,風電基地距離東中部負荷中心達到800到3000公里,超出了500千伏交直流經濟輸電距離,當務之急是建設特高壓電網,將“三北”地區難以消納的風電輸送到電力緊缺的中東部地區,保障風電資源大規模開發、遠距離輸送,實現更大范圍的系統調峰。
據介紹,通過工程實踐,我國已全面掌握了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的核心技術,“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獲得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隨著日前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建設全面啟動,我國目前已經擁有三項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四項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成為世界上也是唯一一個成功掌握并實際運用特高壓輸電技術的國家。
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表示,國家電網將加快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堅強智能電網建設,以滿足我國發展需要,有效緩解中東部的環境壓力,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綜合價值的大化。
據悉,從今年起的8年間,國家電網將投資近3萬億元用于電網建設。到2015年、2017年和2020年,分別建成“兩縱兩橫”“三縱三橫”和“五縱五橫”特高壓“三華”同步電網。屆時特高壓輸電能力將達到4.5億千瓦,每年可消納1.7萬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替代5.l億噸標準煤,NEATA鉛酸蓄電池NT12-12 規格及參數減排二氧化碳12.7億噸,減排二氧化硫68萬噸。